去年我洋洋灑灑針對六大人生領域寫了很多希望與計畫,而到年底回顧時,發現完成率不如預期…
後來看了一些書,找出我的問題是,這些計畫訂完後就被束之高閣,並沒有被落實到每個月的to do list裡面!我才發現,原來只設定目標是不夠的,而是後續如何把目標切割成每月/每週/每日的小小執行計畫,才是讓目標實現的幕後功臣。
有時候我們在訂目標時,很容易過度樂觀,高估自己的能力,加上在訂定時,壓根沒有想過要怎麼將感覺化為行動,只知道我想達成,到了年末又再發現,終究還是落空,就這樣年復一年,漸漸的開始對訂目標失望,因為覺得反正也做不到。
看了《斜槓青年實踐版》這本書,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點,所以今年我也和自己説:務必把年度計畫放到每個月的核心任務內,再從每個月的任務去分配每週、每日的to do list,並做每週或每月的回顧,這個系統建置好,接下來就是按表操課,才會提高達成率。
我同時也看了很多其他的目標設定分享,比較剛好的規劃是,為自己每一個月設定1個大目標,每日給自己最多主要3個行動,不是安排越多事情越好,一來是還沒開始就因為無形中的壓力而卻步,二來是一天天堆積起來沒做的事項,很容易變成壓力而讓人心生放棄,結果都是會造成什麼也沒達成。
「不要安排一堆事情」是我很有感的親身經歷。之前的我很愛做計畫,待辦事項上總是有長長的清單在等著我,這長長的清單除了是我為自己訂定的待辦事項外,還包含紅色提醒的,aka時間已經過了但我還沒完成的清單,就這樣新舊參雜,每天光看我壓力都大,看完也不想做,有趣的是,我也捨不得刪掉(笑)。
後來實在受不了了,我發現這個待辦事項清單,沒有它們我可能會過的更好,鐵了心,在完全沒有備份的狀態下,把它們全部刪了!待辦事項也是需要斷捨離。
刪除這件事也不是太容易,你需要的是一份「勇氣」,以及從零開始的決心。
然而刪除的瞬間,壓力也跟著消逝了。
有些時候,歸零、重新開始,或許也是一種方法。
分享完去年的經驗,今年來好好用正確的觀念來實行年度目標吧!六大步驟跟著做,讓今年生產力暴增!
同步也附上年度目標設定表單,歡迎下載自行使用。
Step1:給自己一個年度主題 Theme
今年想要過一個什麼樣的年呢?對你來說,今年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?
這可以從你人生所處的階段,或是想要有什麼樣的力量去發想,相信產出了這個主題,生活會更有方向和更聚焦。
我的年度主題字:打造 create
今年我給自己的主題字,其實和去年一樣,但意義有點不太相同,今年的「打造」,包含了創造和累積,因為為自己安排了改變,類似一種蛻變的感覺,希望能夠跳脫舒適圈,打造出自己下一階段的人生。
Step2:擬定年度核心計畫
如果在訂定年度目標時不知從何下手,可以從以下「六大人生領域」方向來做規劃。
我自己的建議是,每一項最多3~5個重點就好,要不然會難以去落實,這六大領域一定會有你比較重視跟比較不在意的,但「平衡」對於人生很重要,像是「關係」計畫,就很容易被遺忘,家人、另一半或是朋友,很常會被當作理所當然的存在,就容易忽略、鮮少經營,所以我們要在年初就把他們納入規劃內,好好當作生命中重要的事,其實「儀式感」就是需要靠經營而產生。
#1身體(內在&外在健康)
#2 關係(分成友情/感情/家庭)
#3 事業/工作
#4 財富/務
#5 學習/成長
#6 興趣/玩樂
Step3:將年度核心計畫加上「時間」與「數字化」
把每個目標具體化,有「截止日期」和「明確產出結果」,在行動時才會更有意識感,而有些目標是沒有截止日期的,那就需要變成「習慣化」,像是健身、飲食等,但仍是需要訂定很具體的行動,像是每週一三五的xx時間做xx事,很明確的列出哪個時間點做哪件事,持續久了就會成為習慣,雖然沒有截止日期,但相信持續下去,一定會產出你要的結果。
以下分享,僅針對個人品牌/學習成長/興趣玩樂三個領域的年度核心計畫,每位讀者務必要完成自己的六大領域喔~
A. 個人品牌:(先針對上半年度)
專案:
1.『人生品牌設計』系列文章+(相關輔助工具製作) — 2022/1~2月
2. 網站整理+文章優化 — 2022/3~4月
3. 天賦線上課程產出相關服務 — 2022/4~6月
4. 名單磁鐵每兩個月產出1個(上半年共3個)
例行:
1. 每週定期整理1次各式學習後的輸出內容(+產出相關內容)
2. 每週1封edm
3. 嘗試文章音頻版+直播 每月共3次
4. 社群一週3篇文
B. 學習成長:
1.瓦基輸入/輸出線上課程+(實際運用+產出相關內容) — 2022/1月
2.ETF線上課程+(實際運用) — 2022/2月
3.自我探索/天賦相關課程+(產出相關服務/課程) — 2022/3月
4. 筆記術線上課程+(實際運用&內容產出) — 2022/6
5. (暫)NFT+(實際運用) — 2022/8~10
C. 興趣/玩樂
1.上跳舞課 — 2022/1~3
2.旅行(離島&日月潭/阿里山) — 2022/5&8
3.新挖掘喜歡的3家咖啡廳&3家餐廳&2家住宿
Step4:將年度核心計畫放入每月核心任務
上一個步驟是以領域來區分,這一步驟,就來以月份來把前面列出的目標落入每個月份中,有些是習慣型的目標,就12個月都放入,並列出實際的行動項目。
Step5:依照每月目標去安排每週核心任務&每日任務清單
每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已的狀態去安排任務,而我想分享三個想法
1.上下班心境切割
如果是有正職工作的讀者,同時有斜槓目標在進行,心境上其實可以把上下班切割,下班後又是一個新的開始,讓自己期待下班後的生活,才不會容易覺得工作一整天心累,當然如果是身體上的累,就必須先去休息,或許早睡早起也是一種辦法;如果長期下班都是攤軟著的狀態,就需要去想該如何調整生理的作息,該更早睡?或睡眠品質該更提升等。
2.給零碎時間一份意義
讓自己的通勤時間、中午零碎時間,都有一個目標,當然有些時候你可以放空,但把這些零碎時間段給予一份意義,那麼你就會更有機會的在這些時間達成某些目標。
3.睡前儀式感自我療癒
睡前給自己一個被療癒的機會,30分鐘也好,泡個腳、好好做個臉部和身體保養或按摩等等,讓自己有被愛的感覺,依我之前的經驗,這對長期工作壓力大的狀態下,很有療癒作用,我是指很用心的做一件照顧自己的事,心靈上會感受到,就不會一直處在不平衡、被榨乾的那種感覺。這一切都是自已可以去營造的,當然你也可以因為覺得累而攤在那裡滑手機直到睡覺,但這並不會讓你真正放鬆舒壓到。
延伸閱讀:工作壓力大?對生活不滿時該做的3件事(內含實際行動範例)
Step6:每週與每月定期檢討回顧
回顧除了可以寫下自己完成了哪些事?心情上是什麼樣的感覺?哪些事沒完成?需要改進的地方?
回顧和檢討不是為了譴責自己,而是為了能夠更進步,像是沒有完成任務,是因為什麼原因?
如果是高估自己,那麼如何降低任務量?如果是情緒問題,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?或是賀爾蒙影響?為什麼逃避?除了原諒自己,偶爾也需要自我放鬆。
也藉由一層層的挖掘,更有意識的去了解自己,有時候,某些事情實際上可能不如你一開始想的那麼重要,或許根本可以放棄?這些都是要經過自我對話,才會產生的,如果每週或每月都有進行自我對話,在年終時就會對這一年的經過與經歷更有感。
每一次的回顧檢討,都需要能讓下一次的行動更加優化,進步就在無形之中。
Behind the scenes:
以上六個步驟,記得用到自己的身上,要不然知道再多也是枉然,其實這個系統不管是每月/每週/每日都是這樣去營運,經過計畫、執行、檢討、改進這個流程,下一次都會更好,希望我們今年都可以一起突破舒適圈!
邁出行動,將所有知道的、想做的都實際做出來!非常期待今年的發展,也謝謝每一位看到這裡的你,成長的路上,Univself與你同在,記得訂閱每週能量週報喔!
祝安好順心
love,
Vivian
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分享給需要的朋友,也歡迎你實作後分享在限時動態@univself 讓我知道唷:)


Let’s get in touch:
訂閱能量電子報>>> https://lihi1.com/cE54o
IG生活有感>>> instagram.com/univself/
FB知識分享 >>> facebook.com/univself
預約1對1職涯諮詢服務>>> https://lihi1.com/1Vp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