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子女對父母的心疼,是一種想關心又無能為力的表現

子女對父母的心疼,是一種想關心又無能為力的表現

by Vivian Yeh
子女對父母的心疼,是一種想關心又無能為力的表現

身為一位爸媽的女兒、家中長姐、人妻、傾聽者,關係的經營實在不簡單,當同時在這些角色中,遇到父母爭吵時,各有什麼樣的體悟?從不同角度去看一件事情時,似乎面向也廣了。

這一篇有點像是散文,一篇篇的小故事,很內心的抒發,紀錄著生活中,但又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那些事兒。

長大,是什麼樣的感覺?

我在這一件事上的心態改變,有很大的體悟。

父母吵架,在所難免,但小時候,常會擔心爸媽因為吵架,而導致離婚,幼小的心靈,只擔心自己是否會變成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,覺得這一切就不再「完整」,但小時候不懂,「完整」並不重要,該追求的是「健全」,但有趣的是,小時候的不完整,即代表不健全

很直觀,也很純粹。

不過這個觀點,很明顯是從「自己」出發,而不是替當(父)事(母)人(親)著想,但我也能理解小時候的自己,因為沒有生存能力、有同儕間的壓力、課業壓力,和對於愛的理解還不夠寬廣,「家庭完好」的這個面貌,是在當時小腦袋裡,唯一展現「幸福」的方式。

反觀小時候的自己,現在的我秉持著:「只要你們真的覺得開心、自在、快樂,怎麼做都好,不用擔心我們。」我真心覺得,父母開心健康最重要,對於長大的自己來說,完不完好已不再重要,也希望父母不用再因為擔心子女而有所顧忌,可能是自己現在已經有了生存能力,又或是,活了更長的時間,認清了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。」即便是父母與子女,每個人人生在世,追求的不就是「快樂且有意義的活著」?

負責任的方式有很多種,只要有心,可以以自己還能接受,且同時能顧及到大家感受的方式去經營,不會是100%完美,但人生哪有完美這件事?其實就是找尋一個「平衡」罷了,與此同時,身為做子女的,我很高興心境有這樣的轉變,是一種長大的感覺。

上一世代與我們這一世代的婚姻觀

上一世代的婚姻,對我來說有幾個hashtag, 

#犧牲  #無可奈何 #不溝通 #為了小孩 #大男人主義 #傳統觀念

上一個世代的男女,與我們這一代最大的差異,應該是在「自己的感受」上的排序吧,在我們這一代,比父母那一代排序前面許多,也因此進入婚姻,可能相對風險也較大一些,當兩人都把自己感受當第一位,而互不相讓時,很容易離婚收場,但也因為現在男女較為平等,也更重視溝通,男人與女人比較沒有一些傳統的「包袱」,因此很多事情也比較容易處理。

雖然我剛進入婚姻不久,截至目前也還是覺得婚姻對我是帶來好的部分居多,但仍深切感受到與還沒進入「婚姻」時的差異,即使沒有小孩,「責任」大於「自我感受」的狀態,依舊是存在的。奉勸單身男女,只要婚前有一絲疑慮,無法靠衝動就決定結婚時,就不要踏入婚姻,因為沒事不需要去負擔那份「責任」啊!結婚不是必經之路,但如果能找到一個能相知相守的人,當然很幸運,不過,當你得到一些婚姻所帶來的好處時,必定會有相對的付出,人生是很公平的。

我仍舊相信,會結為夫妻這件事,80%是因為愛而開始的,只是有“很大的愛”和“比較小的愛”,不同愛的程度,會因應生活中的現實面,慢慢消磨的速度不同,不管是經濟問題、個性差異、婆媳問題、家庭背景問題、小孩教育問題等。

有趣的是,不管是哪一世代,每對夫妻還幾乎都是由兩個個性很「互補」的人所組成,顧名思義,個性可能差個十萬八千里,這可能是因為自己所沒有的特質,總是會備受吸引,但連帶所要承擔的,就是兩人之間的「磨合」,和彼此「包容」,因為不同,一定會有摩擦,但這可能是老天給人的磨練,或是這樣生活才比較有趣,又或是這樣「家」才能夠正常的運營(?)

從小媽媽一直都是家庭主婦,這在我看來是件最難的工作,沒有上下班時間,也比較難被尊重,畢竟「家庭主婦」與「媽媽」這兩個頭銜,很難不混為一談,只要加上媽媽這個稱謂,「家庭主婦」的工作就很難單純化,更會被視為理所當然。

因此我從很小時就深信「女人就該經濟獨立。」因為十對夫妻,有八對會因為「錢」而吵架,在外賺錢養家的那一位,就會擁有比較多的話語權,畢竟一家人的生存命脈是由他來掌控,不過現在很多媽媽們,因為身在網路世代,具有在家也能賺錢的能力,也讓自己擁有了另一個身份,找到了另一份自我價值,這樣真的很棒!

我們這一代,更多的是雙薪家庭,其實這樣的模式,在夫妻之間,應該要互相更懂得體恤對方,每個人各司其職,除了有更多的話題可以聊,而且雙方都有工作壓力,對於家庭、小孩的照顧,更需要互相幫忙及分工,沒有只是誰的責任這種道理。

其實有了「互相」的念頭,沒有上下的關係,只有左右的幫忙。

當情緒遇到了遺憾,你會改變曾做出的選擇嗎?

我現在也開始練習,推自己一把,把想要說的即時傳達,或許有些矮油,有些不自在,但沒有什麼事情是比向父母「說愛」還來得重要,我謝謝自己,邁出這一步,至少我知道,現在的我不帶有任何後悔。

如果問我怎麼做呢,拜通訊軟體所賜,傳訊息很方便,不敢講的就用傳的吧!打個電話關心,其實也沒什麼,閒聊也好、問問近況也好,「關心」可以很簡單,也是最容易感受到愛的一種方式

我們一天天長大,父母一天天老去,這好似就是一個世界的正常循環,真實世界裡,沒有人能像玩UNO一樣,使用暫停牌、迴轉牌,去補救當時的狀態,然而,也不像遊戲裡,用盡一切方法,為的只是求勝。

人生本就沒有輸贏,或是說,輸贏盡在人心,只要你是認為自己獲勝,那你就擁有成功,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追求本是不同。

我時常會想到「遺憾」兩個字,因為這幾年太多「無常」,如果當我們把「情緒」放在最前面,因為不爽,想氣對方 ; 因為埋怨,想折磨對方,是啊,情緒是需要出口,但是不是有個比較聰明的抒發方式?

「人當自己痛苦時,總想要讓對方也不好過。」但怎麼不會想到如何藉由對方的手,一起幫助自己不再痛苦?

當「情緒」在「遺憾」之前,會變得渺小嗎?就像是「沒面子」在「生命」之前,還重要嗎?這可能是類似的問題,想必大家的答案會是一致,但知道總比做到簡單。

人知道很多大道理,但道理在緊要關頭時,總是派不上作用,因為情緒凌駕於大腦。但當情緒過了之時,你願意先跨出一步:補救、承認、低頭和好嗎?

沒有什麼事情,是比能夠好好生活在一起更值得開心的,對吧?

有些自己為角色加諸的責任,不一定是對的

身為兒女,有一對能夠把自己照顧好的父母,已是相當感恩,但當基本需求已達成後,就會開始在精神層面追求更多的精進…

聽著父母雙方訴說著自己的苦處,身為傾聽者,深深覺得,兩邊都很有道理,我也都能理解,但問題就是,當兩邊的故事拼湊在一起時,怎麼就像是個無法交集的平行線,

因為人很難站在對方的立場想,尤其在你也覺得對方沒有在為自己著想時…

人生是不是很多問題都無解?當你帶著過去的傷痛、一直以來的成見和不願改變的心…

這一題很難,真的很難,身為長女,我曾經把「家庭和諧」的這個責任攬在自己身上,覺得自己應該在有狀況時站出來,負責當調節委員,但我發現,這只能助得了一時,問題的根源依舊存在,但這不是身為子女的能夠做到的事,有些無力,但也看清了事實。
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即使是看上去再光鮮的家,當你探究下去,還真的每家都有一本,你家並不特別,也不孤單,但每個家總有繼續營運下去的方法。

身為人家子女,我告訴自己,我不該涉入父母之間去解決他們的問題,因為那不是我該做的,也不該當作是自己的責任,我可以做的是關心,以及適時的提醒。

因為上一代的思維和我們不太一樣,我們覺得好、覺得應該如何,但他們不一定也同樣認為,如果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父母身上,那和小時候的自己,又有何不同?

「各過各的,有時候遠比互相傷害來得強。」當生活不再像童話故事,了解了完美的不存在,那就找出當下最適合的選擇吧。

看過好多對上一代的父母,幾十年的婚姻,真的就是由盤根錯節的根所組成,有些是歷盡滄桑的根,有些是長久被蟲蛀壞的根,當然也有健康活力的根,更有許許多多由根纏繞著的、解不開的結,不管好的壞的,就這樣糾結纏繞在一起,很難單獨分出好壞,我想,婚姻就是這般的存在著,想釐也釐不清,太多的因果輪迴著,就當這是種緣分吧!

能夠一起當家人,就是一種緣份,能夠身為父母的女兒,我感到感恩,因為我強烈地感受到愛,也是因為愛,才會有不捨,因為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、相愛的、快樂的生活著。

以下5個問題,是我在當家中調解委員時,覺得如果伴侶之間能夠先釐清,會對兩人關係相當有幫助。畢竟,關係之間,最在乎的,除了信任,就是是否懂彼此吧。

1.你理解你的另一半嗎?知道他是什麼樣的性格,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和他相處嗎?

2.如果可以,請盡量找與自己至少有一些共同興趣的另一半,如果找不到,你願意和對方一起培養興趣嗎?

3.只要當婚姻中出現,一方覺得自己付出比較多時,就很容易有心理不平衡的狀況,但每個人立場不同,對於付出的認知也不同,你們該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?

4.你願意拋下過去的傷痛,給自己和對方重新開始的機會嗎?

5.兩個人習慣不同,你們會如何找到平衡點呢?

.
贊助咖啡
喜歡我的文章嗎?想給創作者一點鼓勵,就請我喝杯咖啡吧

Let’s get in touch:

訂閱能量電子報>>> https://lihi1.com/cE54o

IG生活有感>>> instagram.com/univself/

FB知識分享 >>> facebook.com/univself

免費Email諮詢服務>>> [email protected]

你可能也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