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初期一個人從摸索、找方向、一步步打造事業,過程中內心伴隨著無數種未知想法與自我否定,我的心中可以描繪出嚮往的那個品牌未來,可是這中間的差距,到底要怎麼達成呢?那時經歷過的內心煎熬,有幾個畫面其實到現在都還歷歷在目,想把這些脆弱的故事紀錄並分享出來…
-
-
你曾經歷那種讓人難以承受的「缺乏感」嗎?好像一切都不對勁,說不出確切是遇到什麼困難,更別說需要找人幫忙,因為出了什麼問題,自己都還理不清頭緒,就是一股負面感受來襲,自我批判的覺得自己不夠好、不如他人的預期、不如自己期待的自我否定…
-
-
-
如果你已經發現自己的天賦與熱情無關,還是想先恭喜你,至少你已經進入了解自己的第一步 -「發現自己的天賦與熱情」,對自己有初步的認識。了解之後問題也跟著來了,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,可以做自己擅長又喜歡的工作,如果發現自己擅長與喜歡的事情不同時,在職涯的道路上,又該如何去因應呢?
-
職場險惡的例子俯拾即是,別人要怎麼做,我們無法控制 ; 但要不要感到委屈,則是我們能掌控的。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顆易碎的玻璃心,也不要太自我批判,因為玻璃心是可以強化的。在任何讓你受傷的情境,持續練習以下4個步驟,相信你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壯。
-
每一個因緣際會,都是先有一份有別於以往、跨出舒適圈的「行動」,接著又為你開啟了下一個機會,所以並不是事先規劃或決定好,而是因為你的每一份付出,帶你成為了現在的自己。如果你是行動力不夠強但還滿有責任感的人,藉由“外力“推進來前進,也是滿好的方法,像是參加課程、報名考試等,你就會照著流程往前進
-
-
-
不管在生活中、職場上,焦慮的伴隨是會一直存在的,表示你可能對現況不夠滿意,想要有所成長、突破,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如此,所以會感到焦慮本就正常,因此請先「接納」自己擁有焦慮情緒,而會感受到焦慮的關鍵在於:「對於目前的職涯狀態,自己的掌握度不如預期」。
Newe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