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深入理解人性的5個關鍵心理狀態-《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》觀後心得

深入理解人性的5個關鍵心理狀態-《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》觀後心得

by Vivian Yeh
深入理解人性的5個關鍵心理狀態-《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》觀後心得

近年來心理疾病成為現代的文明病,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同事們也深受疾病所苦,也看到很多網紅藝人也深陷其中,這已經不是只有台灣的現況,更是全世界的現代人正在經歷的,任何人都有可能會不小心淪陷。

心理生病的背後未必會有個確切的原因,即使有可能也並不只有一個,可能是來自多方壓力、可能是錯綜複雜的時空背景、可能是長期累積下來、可能基因使然、可能是個性導致、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傷痕等…

人心的複雜程度讓我們很難釐清到底是怎麼回事,更難的是,你正瀕臨危險邊緣了,卻不自知,那股病識感並非像感冒一樣為我們所熟悉,甚至是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生病了,卻因為社會風氣使然,不願承認。

當看到《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》這部影集時,有好多學習與體悟,我把自己的想法與劇中看到的情境做結合,單純分享我對於現代社會的5個觀察,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,也很歡迎在留言處與我分享。

1.其實骨子裡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需要

「想要讓自己被需要」,這是個底層原因,但這個想法會以各種形式呈現,不論是在一段情感關係中,甚至是發生在家庭、朋友、工作中。

像是遇到能力很強的另一半,有些人會覺得自己ㄧ無是處,幫助不到他,因此開始覺得離開他、自己消失,是最好的辦法,但真的是這樣嗎?你真的毫無貢獻嗎?這個想法是你覺得,還是對方也這樣覺得呢?還是你這麼做,只是想要讓對方對你說一句:「你很重要,我很需要你。」如果是這樣,一定要用這種方式嗎?

更悲傷的狀況是,兩人就不斷為了表面的行為去爭論,對方壓根不知道你的真實想法,而自己礙於自尊心,也不願說出心底的聲音,就這樣內心無法得到滿足。

自我價值感較低落的人,很容易看不見自己的好,更難以感受到被愛,進而失去愛人的能力,這當然可能會受到原生家庭與環境影響,像是你長期在一個被否定的狀態,自然很難自我肯定,而你也不懂得該如何讚美肯定對方,這是一個惡性循環,除非自己有意識到,並願意做出改變,而且是需要雙方一起進行的改變。

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沒有誰需要依附著誰,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也都不相同,重點是你扮演的角色,是不是你認同且喜愛的,但社會風氣而言,常常會以「誰賺得多」來判斷誰比較有能力、有貢獻,但其實每個角色都有它不可被取代的重要性,我認為比起能力的相比,這更牽扯到「自我認同」的部分,當你認同自己在做的事情,會產生一股底氣,並且會有自信心。

2.難道一個什麼都有的人,就不會生病嗎?

當遇到一個過分保護,甚至說越界變成控制行為,總是嘴上說著「我是為你好」的親人,看似一切都幫你安排好、讓你不受傷害、衣食無憂,在自己年紀還小、能力還不如這位親人時,或許一切都覺得無大礙,但當自己開始有自主意識、有自己的喜好時,內心會開始產生糾結

可能你也不敢說出自己真正的喜好,就任由對方為自己的安排,因為你也知道對方是為自己好,是關心自己,加上周遭的人也會告訴你,你什麼都有了,還有什麼不滿足?甚至還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孝順、身在福中不知福?

那種內心的匱乏,加上認知上的糾結是很折磨人的一邊想解脫,一邊譴責有這樣想法的自己,還有對無法掌控人生的自己感到失望,那是一種多重複雜的心理情境。

這種情況通常會發生在與自己很親近的人身上,不過每個人會生在什麼樣的家庭、遇到什麼樣的另一半,都無法預知,但一般遇到這樣的狀況,實際上會導致自己什麼都不會,甚至連自己喜歡什麼都不知道,基本上可以說是喪失了生而為人的基本能力。

一般來說,這位親人基本上也是不自知自己有這樣的狀況,相信他一定也有他的課題,才會有這些行為的產生,在這種不正常的關係下,也沒有意識用正確的方式溝通和矯正,漸漸得讓自己的內心開始變得不正常,開始會用逃避、自我麻醉的方式來逃離這一切,試圖能夠擁有一丁點自己能掌控的片刻,但這一切看在親人眼裡,是脫序且失控的,因為你不再受他控制,他也會感到不再被需要的無力感。

一段關係中的不平等、不和諧,終究這個天秤還是需要回到原點,找回它該有的秩序。

這時尋求專業的幫助,讓自己與親人回復到正常的關係,開始認清與表達自己的喜好、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系統,從小事情開始讓自己慢慢保有自己的決定權,相信慢慢的從生活中獲得掌控權,自信心與快樂會一點一滴的回升,這一切很難,但這份美好值得你為自己一試。

3.種種脫序行為,為的只是想要被在乎

在劇中常會看到一些自殘的人,或許他不是真的想要傷害自己,或是離開這個世界,殘害自己背後的聲音是在「大聲求救」,他用了最極端的辦法,想要被關注、被關心,抑或是反抗他所經歷的事情,因為他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才有用,也有可能他試了各種方法都沒用,以至於走到這一步。

當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時,當然也有可能有些人是用這種自殘的痛楚,來提醒自己還活著,還感受得到這個世界,哪怕是痛苦這種感受,用這個行為來證明自己還能做些什麼。

如果你看到身邊有親近的人有反常的脫序行為時,別急著評斷這個行為本身的問題,或許去理解行為背後沒有被說出口的原因,才能更有效的找到問題點,試著傳遞出你的愛與關心,我想愛是所有一切的根源。

4.你可能會去按摩保養身體,那你曾為了心理健康做了什麼嗎?

常常患者不看醫生、不吃藥,是源自於不想承認自己生病,因為看了醫生、吃了藥,彷彿就代表承認自己生病了,對於很多人而言,會為自己心理生病感到丟臉,覺得被貼上標籤,但其實並不可恥,生病了就要看醫生,它是在提醒你,你長期忽略了心理的健康,需要多關注它囉。

我們常常會按摩做身體保健、會做臉保養皮膚,而回想一下,我們有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做任何保養或提前防護嗎?好像都是累積到了極限一次爆發,只是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不同,造成的後遺症不同。

心理也是需要被關心的,不妨找出屬於自己釋放壓力的方法(延伸閱讀:壓力退散!一定要試試的2招紓壓方法),以及讓自己快樂的方式,平常也可以透過「感恩日記」來追蹤自己的心情起伏,在狀態不好的時候,回到人類最基本的作息,維持早睡早起、好好吃飯、保持整潔,這個穩定的規律,能夠讓自己的狀態變穩定,或許維持這個最基本的規律,也是一種透過自身能力的掌控行為吧!

推薦閱讀:工作壓力大?對生活不滿時該做的3件事(內含實際行動範例)

推薦閱讀:這10個行動,為焦慮的心帶來改變與力量

我覺得當生活一切混亂、狀態很糟糕的時候,反而是回歸到最微小的事情上,好好的把它做好,哪怕是起床後把床鋪好、回到家把鞋子排整齊,找出你想好好養成習慣的生活細節,做到之後為自己好好鼓掌吧!

這股掌控生活的感覺,確實能夠讓處於低谷的人們感受到一絲存在感,從小事情開始讓自己覺得能做好,進而慢慢的再拓展到其他事情,相信那股自我價值感會漸漸找回。

5.當他不會拿湯匙,你卻叫他拿湯匙吃飯,這不也是一種暴力?

如果要說身為一位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、傾聽者,我們相對是知識不足的,常常求好心切的想要幫助對方,卻不自知的更把他推向深淵,因為我們無法完全同理、理解他們的無可奈何,《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》劇中有講到一個說法:“當他不會拿湯匙 你卻叫他拿湯匙吃飯…”,我可以想像當事人的無力感,也能理解陪伴者的求好心切。

好像從一個大人要打掉重練,從小嬰兒時期開始培養,小嬰兒不會有那種無力心態,因為他不曾拿過湯匙,但你要從很習慣的拿湯匙吃飯,一下打回變成連湯匙都不會拿的階段,那種實際認知與行動能力的巨大差距,我想是這一切最困難的地方。

“為什麼想當個正常人,就這麼困難?”

可這個問題會出現在心中千萬遍…

這一切有點像是身體受到外力創傷,要重新開始做復健一般從零開始,比身體復健更困難的是,身體需要復健是外在顯而易見的狀況,但心理疾病卻是外人看不出來,只有自己知道的困境,這讓外人更難以理解與同理,甚至自己也難以接受,並且不斷的自我懷疑與自我批判。

別急,身為陪伴者的你,放下你的積極,別讓小嬰兒還不會爬的時候就要會走,順著他的步乏,我始終相信到達低谷最深處,人是會反彈的,但前提是他要有自覺,並且真心想為自己再嘗試一次,這個節奏是取決於患者本人,旁人就在他需要時傾聽、陪伴,心理與身體的復原都由不得我們,但好好的照顧自己,是患者需要建立的意識,相信會漸漸有起色的。

Behind the scenes:

《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》這個劇名本身就樸實且充滿力量,讓人相信清晨總是會到來的,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早晨到夜晚的固定循環,會經歷黑夜,也會迎接到清晨,沒有永遠的黑夜,也沒有永遠的清晨,只是端看你怎麼看待每個人生中的變化,總有一天會變好的、壞事也總是會過去的,人就是在這個過程中,一次次歷練著自己的心性,從中感受、體驗那些酸甜苦辣,這都將是你人生中獨一無二的故事。


Univself 贊助咖啡
喜歡我的文章嗎?想給創作者一點鼓勵,點上方圖片請我喝杯咖啡吧

Let’s get in touch:

訂閱能量電子報>>> https://lihi1.com/cE54o

IG生活有感>>> instagram.com/univself/

FB知識分享 >>> facebook.com/univself

預約1對1生涯諮詢服務>>> https://lihi1.com/1Vp74

你可能也會喜歡